电话:010-84673088
材料类(生物医药研究部—科研岗) 面议 收藏 申请职位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职位列表 > 职位详情

材料类(生物医药研究部—科研岗)

面议
2024-11-27 更新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扫上方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职位描述
  • 工作地点: 北京-北京
  • 需求部门:生物医药研究部
  • 职位类别: 科研人员/科研助理/研究员/支撑岗
  • 工作经验:不限
  • 学历要求:博士及以上
  • 职称要求:不限
  • 招聘人数:1-2人
  • 到岗时间:不限
  • 年龄要求:不限
  • 婚况要求:不限
联系方式
人事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街1号
职位要求

一、招收方向

2025年招聘面向2025届高校应届毕业生、博士后出站人员、留学回国人员以及社会在职人员。

二、任职基本条件

1.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有组织纪律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团队合作精神;

2.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或优秀的硕士学位获得者;

3.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英文读写能力较强;

4.身心健康、爱岗敬业、学风严谨、积极上进;

5.具有相关科研经验者,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论文、有发明专利者优先考虑;

6.除满足以上要求外,还应满足各招聘岗位的具体任职要求。

三、福利待遇

1.解决北京户口:为优秀2025届毕业生、博士后以及符合北京市落户要求的社会招聘职工解决北京户口;

2.为符合相关条件要求的职工解决配偶及子女户口;

3.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完善的社会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国家住房补贴、安居补贴等;

4.提供完善的福利保障,防暑降温补贴、年度健康体检、子女医疗补贴、员工食堂、带薪年休假等;

5.完善的职工岗位晋升体系和培训体系,提供出国留学基金并到海外名校访问、深造等机会;

6.丰富多彩的员工集体活动:春秋游、文体协会、运动会等。

四、招聘流程

1.点击研究所人才招聘系统链接:https://zp.ipe.ac.cn/,注册新用户,在线填报《应聘者申请表》申请岗位(申请起止时间为2024年11月4日-2025年5月31日)

2封专家推荐信(需提供专家手写签名扫描版)申请时一并提交,否则系统无法通过审核。

附件下载:


求职提醒:求职过程请勿缴纳费用,谨防诈骗!若信息不实请举报。
该单位的其他职位
  • 咨询/法律/教育/科研
  • 事业单位
  • 1000人以上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原化工冶金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0月1日。建所之初,针对国家战略需求,首任所长叶渚沛提出以化工原理和技术强化冶金过程,创立了高压炉顶、高风温、高鼓风湿度的 三高理论 ,使铁产量翻番;开拓了氧气转炉炼钢技术,作为项目负责单位与石景山钢铁公司等单位合作,建立了新中国第一座连续生产的工业化转炉炼钢厂,使炼钢效率提高二十余倍;针对国家急需开发的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包头稀土铁矿及金川硫化镍矿,研究钒、钛、稀土、钴、镍等元素的分离提取新方法,为我国钢铁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70年代,在郭慕孙先生和陈家镛先生带领下,拓展了化工原理在资源与环境、能源和材料制备等领域中的应用,80年代推动了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的交叉,90年代强化了工程化学研究。跨入21世纪,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开创了过程工程领域,以时空多尺度结构为核心布局四个层次的系统研究,奠定了过程工程的学科发展基础。经中央编制委员会批准,于2001年正式更名为过程工程研究所,实现了从 化工冶金创所 到 过程工程强所 的历史性跨越。近十年来,面向过程工业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高端化的重大战略需求,致力构建从基础到应用的科教产融通发展新模式,于2019年联合院内外相关优势科研力量,牵头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绿色过程制造创新研究院,围绕国家 双碳 目标,以介科学为核心,在低碳能源、战略资源、绿色化工、高端材料、生物医药领域,开展战略性、先导性、前瞻性技术攻关及共性基础研究,支撑国家战略需求,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六十多年来,研究所规模从小到大,不断发展,构建了中关村园区、廊坊工程试验基地、怀柔中心的一所两翼新格局,形成了 原始创新-中试示范-产业化 的新模式;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工学院,开创 新化工 前沿交叉学科,形成了科教产贯通发展模式和协同创新体系。研究所持续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形成了 3 3 国家级平台 新格局,包括介科学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战略金属资源绿色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盐湖资源绿色高值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石油化工分子转化与反应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以及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能源局重点实验室,4个北京市研发平台。研究所以促进重大产出、承担重大任务、培育人才队伍为核心,集中优势力量组建12个研究部,大幅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建所以来,研究所获国际、国家、省部级成果奖591项,其中国外机构授奖9项,国家三大奖39项。主办学术期刊《过程工程学报》、Particuology(颗粒学报)、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绿色能源与环境)、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绿色化学工程)、Industrial Chemistry & Materials(工业化学与材料),国际介科学组织、一级学会 中国颗粒学会 挂靠研究所。近十年来发表论文8855篇,其中SCI论文居全国同类机构第22名,EI排名第12位。有效授权专利2000余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中,位居全国同领域首位。

研究所拥有一支2000余人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其中,两院院士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8名,研究员和副研究员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00余名,3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占全所人员33%。

研究所为国家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建有首批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学术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授予点和材料与化工领域专业型博士/硕士研究生授予点,生物与医药、资源与环境2个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授予点,以及化学工程与技术等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先后培养博士、硕士2000余人,为国内外相关领域输送大量高端人才。

现任所长杨超研究员。历任所长:叶渚沛院士、郭慕孙院士、许志宏研究员、谢裕生研究员、李静海院士、刘会洲研究员、张锁江院士。


竞争力分析
综合竞争力评估
手机扫一扫
随时随地找工作
职位收藏成功
您可以在职位收藏夹中查看
您正在申请 材料类(生物医药研究部—科研 职位,请选择您要投递的简历
申请成功
恭喜您职位申请成功,请耐心等待单位回复
您可能感兴趣的职位:
投递者简历要求(* 你的简历需必填红色项目才能领取红包)
工作经历
不限
教育经历
不限
项目经历
不限
技能证书
不限
赏金投递
完善简历
关注微信公众号
申请结果早知道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中国科学人才网上看到的
人事部
申请职位需要先创建一份简历哦,如果已有简历,可直接登录登录
基本信息
*姓        名:
* 出生年月:
*最高学历:
专业领域:
*工作经验:
*手机号码:
*上传附件:

(仅支持pdf、doc、docx格式)

账号设置
*登录密码:
为了提高求职成功率,请完善以下信息!
毕业院校
*学校名称:
*在校时间:
-
*毕业学历:
所学专业:
客服服务热线
010-84673088
8:00-19:30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sciencehr.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人才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249号-1

地址: EMAIL:850081096@qq.com

Powered by sciencehr.c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