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10-84673088
新闻传播学-新媒体研究及应用方向(人文学院—专任教师岗) 面议 收藏 申请职位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职位列表 > 职位详情

新闻传播学-新媒体研究及应用方向(人文学院—专任教师岗)

面议
休假制度 综合补贴 五险一金 法定节假日
2025-02-17 更新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扫上方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职位描述
  • 工作地点: 新疆-阿拉尔
  • 需求部门:人文学院
  • 职位类别: 教师/教学科研岗
  • 工作经验:不限
  • 学历要求:博士及以上
  • 职称要求:不限
  • 招聘人数:1-2人
  • 到岗时间:不限
  • 年龄要求:35周岁以下
  • 婚况要求:不限
联系方式
人事科
地址: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
职位要求

一、选聘对象

国内高校优秀在读博士研究生(非在职),要求原则上为博士研究生三年级及以上。

二、选聘条件

1.当年度在读博士研究生(要求博士入学时的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身体健康,热爱高等教育事业;

3.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政治品格;

4.博士研究生期间专业课程成绩良好,能够按期毕业,取得博士学位;

5.毕业时应达到纳入计划当年所属学科对于博士人才的招聘条件及分类标准。

三、培育储备方式

选聘的在读博士研究生纳入 师资培育计划 ,学校按博士正常学制剩余年限给予经费资助,以定向培养方式支持其攻读博士学位。 师资培育计划 支持人员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后来校工作。

四、支持措施

学校给予 师资培育计划 支持人员读博期间生活补助6万元/年(不超过4年),按学年逐年发放,支持人员按期毕业来校工作,依据学校认定的博士人才层次,享受毕业当年度博士引进待遇,服务期8年。

五、选聘程序

1.个人申请。申请人填写附件2《塔里木大学胡杨英才工程 师资培育计划 审批表》,与个人简历、学历学位证书(本科至最高学历学位)、学信网、学位网验证报告(本科至最高学历学位)、科研学术成果、奖励荣誉证书、身份证等扫描件发送至学科所属学院指定邮箱(邮件主题命名:师资培育计划 姓名),并电话联系学院确认是否发送成功。

2.资格审查。各学院按要求对申请人的资格条件等信息进行审查。资格审查贯穿储备博士师资全过程,任何环节发现信息不实、条件不符或弄虚作假等影响聘用情形的,随时取消资格。

3.心理测试。通过各学院资格审查人员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测试,测试通过线上测试的形式开展,具体组织方式及时间以各学院工作人员通知为准。

4.面试(试讲)。各学院组织专家重点评估申请人学业水平、专业方向、发展潜力等情况,确定面试(试讲)通过人选。

5.体检。各学院根据面试结果,确定体检人选。体检在二甲级及以上医院进行,参照公务员招录体检标准执行。体检结果要有 合格 或 不合格 明确结论,并提交体检诚信承诺书。体检不合格需要进行复查的,经学院同意后,可复查一次,以复查结论为准。

6.考察。各学院负责对面试(试讲)通过人选进行考察。考察内容包括申请人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能力、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及家庭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情况。

7.学校研究。各学院将拟推荐人选提交至人才工作办公室审核汇总后,报校长办公会研究,经审定后纳入 师资培育计划 ,签订有关协议。

【附件2:塔里木大学胡杨英才工程 师资培育计划 审批表.docx】

求职提醒:求职过程请勿缴纳费用,谨防诈骗!若信息不实请举报。
该单位的其他职位
  • 教育/高等院校
  • 事业单位
  • 1000人以上

塔里木大学创建于1958年10月。学校是由时任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创办,他生前一直任名誉校长。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塔里木大学,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被评为 优秀 ,2017年成为 教育部创新创业示范高校 ,201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进入教育部 三全育人 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同年获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20年获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2021年获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024年成为来华留学生招收和培养单位。学校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肩负教育戍边的重要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民族地区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新疆共命运,谱写了新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气壮山河的精彩华章。

学校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医、文、管、经、法、教育、艺术、历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占地面积3898亩,校舍建筑面积126.02万平方米,包括校本部和新校区(东扩区)两个校区。学校现有在校学生3.1万余人,21个学院,91个本科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兵团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有4个自治区重点学科,9个兵团重点建设学科。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特贴专家5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5人、 天山英才 20人、 天池英才 31人、 兵团英才 63人、省级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14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学校始终扎根新疆大地,立足时代前沿,服务国家战略,主动融入自治区 十大产业集群 ,聚焦兵团七大主导产业、21条重点产业链,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的标志性成果。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8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90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150余部,发表SCI论文750余篇。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南疆特色果树高效优质栽培与深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农业农村部(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环塔里木畜草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塔里木绿洲农业重点实验室),1个兵团技术创新中心(兵团南疆特色林果技术创新中心),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实验室,3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兵团协同创新(培育)中心,3个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站,1个兵团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响应国家 一带一路 倡议,高度重视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巴基斯坦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67所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不断加强校地合作,积极融入阿拉尔大学城(教育园区)建设,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本、硕、博学生联合培养,形成了 9 1 联合培养新机遇。在教育部的关心支持下,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对口支援我校,构建了 10 1 的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新格局。

建校以来,学校发扬南泥湾优良传统和抗大作风,培育出以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 为主要内涵的胡杨精神,彰显了 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 的鲜明办学特色,走出了一条有特色、跨越式、可持续的学校振兴与发展之路。建校以来,培养毕业生10万余人,就业率一直排在自治区高校前列,培养了一批批扎根边疆、献身边疆的有用人才,为新疆特别是南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权建设、民族团结、维稳戍边等做出了突出贡献。用人单位普遍评价塔大毕业生 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 ,具有政治可靠、吃苦耐劳、实践能力强的优良品质,在 稳疆兴疆、富民固边 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立足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学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显 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 办学特色,坚持 做塔里木文章、创区域性优势、建一流大学 发展思路,突出 环塔里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研究特色,坚持 强农、厚理、兴工、精文、增医、拓教 学科建设思路,立足南疆、面向兵团、服务新疆,充分发挥学校 高素质人口中转站 高水平人才蓄水池 高质量产业发动机 创新发展加速器 先进文化示范区 的战略功能,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成兵团特点南疆特色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

(数据截止到2024年12月)


竞争力分析
综合竞争力评估
手机扫一扫
随时随地找工作
职位收藏成功
您可以在职位收藏夹中查看
您正在申请 新闻传播学-新媒体研究及应用 职位,请选择您要投递的简历
申请成功
恭喜您职位申请成功,请耐心等待单位回复
您可能感兴趣的职位:
投递者简历要求(* 你的简历需必填红色项目才能领取红包)
工作经历
不限
教育经历
不限
项目经历
不限
技能证书
不限
赏金投递
完善简历
关注微信公众号
申请结果早知道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中国科学人才网上看到的
人事科
申请职位需要先创建一份简历哦,如果已有简历,可直接登录登录
基本信息
*姓        名:
* 出生年月:
*最高学历:
专业领域:
*工作经验:
*手机号码:
*上传附件:

(仅支持pdf、doc、docx格式)

账号设置
*登录密码:
为了提高求职成功率,请完善以下信息!
毕业院校
*学校名称:
*在校时间:
-
*毕业学历:
所学专业:
客服服务热线
010-84673088
8:00-19:30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sciencehr.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人才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249号-1

地址: EMAIL:850081096@qq.com

Powered by sciencehr.c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