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10-84673088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类(能源动力与核技术工程学院—专任教师) 面议 收藏 申请职位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职位列表 > 职位详情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类(能源动力与核技术工程学院—专任教师)

面议
2025-03-11 更新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扫上方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职位描述
  • 工作地点: 辽宁-沈阳
  • 需求部门:能源动力与核技术工程学院
  • 职位类别: 教师/教学科研岗
  • 工作经验:不限
  • 学历要求:博士及以上
  • 职称要求:不限
  • 招聘人数:1-2人
  • 到岗时间:不限
  • 年龄要求:不限
  • 婚况要求:不限
联系方式
人事科
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昌路18号
职位要求

一、招聘对象

符合报考基本条件和招聘岗位具体资格条件的2025年应届毕业生及社会在职、非在职人员。

二、招聘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年满十八周岁,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五)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曾因犯罪受过各类刑事处罚,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或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人员,均不得报考。

应聘要求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人员,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1979年1月11日及以后出生);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应聘人员,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1974年1月11日及以后出生)。经学校认定,具有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优秀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招聘岗位对年龄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按岗位要求的年龄条件执行。

应聘者的工作经历、其它资格条件或相关资历计算日期以报名起始之日为准。海外院校毕业生取得的学历学位证书应获得国家教育部认证。2025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未取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可先行报名及考核,经考核、体检、考察、公示并于2025年12月31日之前取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可按规定聘用,否则不予聘用。

三、招聘方式

招聘采取考核方式。

四、招聘工作步骤

(一)发布招聘信息

招聘人员岗位信息在辽宁人事考试网(www.lnrsks.com)和我单位人事处官网(http://rsc.sie.edu.cn)上同步发布。

(二)报名

报名时间:2025年1月11日至2025年12月30日止。

报名方式:网上报名。符合我单位招聘条件的应聘者可登陆沈阳工程学院人事处网站(http://rsc.sie.edu.cn),进入公开招聘网上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注册报名。

报名实行诚信承诺制度,报名者填报的信息应真实有效,如发现材料虚假者随时取消其应聘资格。

(三)资格审查

我单位将严格按照公告及岗位资格条件,对考生报名资格进行审查确认。主要审查报名者提供的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以及招聘信息中所涉及的资历和其他条件要求的证明材料。资格审查贯穿招聘全过程,一经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岗位要求或弄虚作假的,随时取消考生应聘资格。

(四)考核

考核采取学术评价、试讲的方式进行。学术评价和试讲单独打分,单项总分均为100分,学术评价得分和试讲分数按5:5权重比例并保留两位小数计算应聘人员的总成绩,总成绩满分为100分,60分及格,考核成绩不及格者,不予聘用。学术评价主要是对应聘人员提供的全部科研成果进行学术评价,重点从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成果创新性、专业基础和背景、科研水平和能力等方面进行学术评价打分;学术评价结束后按岗位计分排序,依据学术评价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按照招聘计划1:2的比例确定参加试讲的人选;若招聘岗位仅有1人申报时,应聘人员学术评价成绩须达到60分及以上者方可进入试讲环节。

试讲主要是对应聘人员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进行考核和考察,应聘人员自选题目或者按照规定题目进行试讲,试讲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由用人单位电话通知。

(五)体检

根据应聘人员考核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按招聘计划1:1的比例确定参加体检人员。总成绩并列者,按照学术评价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参加体检人员,若学术评价分数也一样,采取重新试讲的方式确定参加体检人员。参加体检人员名单在我单位人事处官方网站(http://rsc.sie.edu.cn)公布。

体检工作参照《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关于切实做好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2010]22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务员考试录用体检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65号)等规定组织实施。对身体有特殊要求的招聘岗位,参照《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82号)执行。

体检由我单位统一组织在具有公务员考录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体检经验的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应聘者对体检结论有疑问要求复检的,可在接到体检结论的7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单位提出。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复检将在应聘者提出申请的7个工作日内安排。复检内容为对体检结论有影响的项目,复检只能进行一次,体检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体检合格者确定为拟考察人员。

(六)考察

我单位对拟考察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并对被考察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考察中发现不符合聘用条件的,取消其聘用资格,并将结论及依据明确告知被考察人员。考察合格者,确定为拟聘用人员。

(七)公示与聘用

拟聘人员信息统一在辽宁人事考试网(www.lnrsks.com)和沈阳工程学院人事处网站(http://rsc.sie.edu.cn)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

公示结束后,对公示无疑义人员办理备案手续。对于公示有疑义的人员,我单位将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公开招聘的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一般不超过6个月(初次就业签订3年以上聘用合同的,试用期为12个月),国家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五、纪律与监督

公开招聘工作坚持 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的原则,严肃纪律,秉公办事,严禁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全程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的监督。报考者有弄虚作假、违纪违规行为的,一经发现,均取消其应聘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具体事宜依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执行。

六、其他

1、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任何辅导班、辅导网站或发行的出版物、上网卡等,均与本次考试无关。敬请广大报考者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

2、应聘人员自报名至拟聘用人员公示期间(资格审查、考核、体检、考察),应确保报名时所填报的通讯工具畅通,以便招聘单位联络,因所留通讯方式不畅所致后果,由考生自负。

3、在招聘期间,如不按规定参加资格审查、试讲、体检、办理有关手续等,视为自动弃权。

4、在体检和考察环节,因体检不合格、考察不合格、自愿放弃、弄虚作假被取消应聘资格及其他原因出现岗位空缺的,学校不进行递补。

5、本次公开招聘人员计划信息表中所列专业名称参照《2016年辽宁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专业(学科)指导目录》。


求职提醒:求职过程请勿缴纳费用,谨防诈骗!若信息不实请举报。
该单位的其他职位
  • 教育/高等院校
  • 事业单位
  • 1000人以上

沈水之阳,水秀山清。巍巍学府,明德致知。沈阳工程学院是辽宁省内唯一一所以能源电力为主干学科的省属本科高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共建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辽宁省能源电力产业校企联盟理事长单位,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连续九年在省属本科高校中名列前茅。

红心向党奋斗青春 技术报国扎根电力。

学校溯源于1947年创建的哈尔滨青年干部学校和1952年创建的东北电业管理局技工学校。

哈尔滨青年干部学校是中国***在东北创立的第一所以培养建设新民主主义新东北青年为宗旨的专门学校。首任校长蒋南翔,是我国青年运动的著名领导者,后任清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高等教育部部长。历经传承演变,1958年,学校更名为辽宁省团校。被誉为东北地区 青年干部成长的摇篮 。

东北电业管理局技工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第一所电力技工学校。1985年,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大专。1992年,更名为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国务院原总理李鹏曾为学校题词,教育部原部长何东昌称赞学校是 专科中的小清华 。学校在1989年被誉为 高校之光 ,时任党委书记章心荣参加全国高校党建工作座谈会,受到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获评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7次参加全国高校党建会议。钳工技师李栋山被评为全国电业先进生产者、全国先进生产者,先后两次在中南海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接见。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砥砺前行。1953年,300余名首批学生参建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的 一五 计划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新中国电力坚强电网的第一条筋骨 506 工程。1973-1975年,600余名师生参加我国自行设计安装的第一座超百万千瓦容量的特大型火力发电厂清河电厂211工程。学校是中国第一台200兆瓦和600兆瓦火电机组仿真机诞生地。

两脉合流再上层次 红专实 育专业英才。

2003年,两校合并组建本科院校为沈阳工程学院,揭开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学校作为全国唯一一所新增本科院校出席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

学校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辉山脚下,蒲河南岸。拥有主校区和科技园区,占地面积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

学校厚积薄发,蓄力前行,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着力培养红心向党、技术报国,具有较强创新意识、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的又红又专又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被国家电网认定为6所电力本科院校之一。《电机学》获评国家精品课,2部教材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2名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2011年,被确定为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获评国家级、省级荣誉7项, 榜样领航青春——大学生优秀事迹 被教育部思政司专题收录。

学校立足专业优势开展特色科研。2014年,国内首个太阳能房在我校落成。辽宁省燃烧工程技术中心升级为国家电站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国家级、省级实验室等9个,研发的1000MW机组湿法脱硫仿真机国内领先,研发的STO晶体质量国际领先。辽宁太阳能研究应用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被确定为博士后工作站,编制的《太阳能光伏技术规程》填补了国内空白。

应用转型续谱新篇 三业育人屡结硕果。

2017年,获批辽宁省首批转型发展示范高校,并相继获批省首批创新创业学院、首批兴辽未来工匠培育基地及各类荣誉等18项。学校构建就业育人、行业育人、企业育人的 三业育人 体系,着力培养能源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

学校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凝练 电、碳、辽 学科特色,构建了以工为主,工、管、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开设33个本科专业,其中3个专业为省内唯一,9个专业省内布点少于5家,在校生12000余人。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3个国家级专业建设点,98个国家级、省市级科研平台和重点培育学科等,1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近五年,承担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111项,14项获本科教学成果奖。学生在创新创业等赛事中获国家级、省级奖项2400余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986人,其中专任教师729人,高级职称占比49.9%,博士硕士占比95.6%。拥有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获评全国教学名师等各类人才称号120余人。

2021年,学校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139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累计孵化科技企业200余家,转化专利技术50余项,促成40余项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经济效益达数十亿元。获批省清洁燃烧与储能技术中试基地、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大学科技园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基地。

学校坚定走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发展之路。与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共建定制班,与143家央、国企和民营企业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获批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和产教融合创新中心首批建设试点单位。聘任7位资深企业专家担任二级学院企业兼职副院长,34位企业高级工程师担任学校企业(行业)兼职教学督导。

学校聚力打造战略科研力量。近五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5项,省级项目817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连续多年在省属高校名列前茅。学生团队作为东北唯一入围团队,在 2018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 中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2个国内外知名学校代表队同台竞技,获2个单项第一。

学校坚持 贯彻双碳战略,立足电力行业,深耕能源领域,扎根辽沈大地,服务东北振兴,助力强国建设 的办学定位,为国家培养10余万名能源电力领域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被国家电网录取人数位居全国第5名、辽宁省第1名。与12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高校缔结友好合作关系。

 七十七年风雨兼程,七十七年踔厉奋发,七十七年春华秋实。沈阳工程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秉承 守正创新抓党建,红心向党育英才,技术报国助振兴,教育强国创一流 的光荣传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服务能源电力行业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己任,坚持走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办学之路,凝心聚力,赓续前行,全面开启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电力大学新征程!

更新于2024年8月


竞争力分析
综合竞争力评估
手机扫一扫
随时随地找工作
职位收藏成功
您可以在职位收藏夹中查看
您正在申请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类(能源 职位,请选择您要投递的简历
申请成功
恭喜您职位申请成功,请耐心等待单位回复
您可能感兴趣的职位:
投递者简历要求(* 你的简历需必填红色项目才能领取红包)
工作经历
不限
教育经历
不限
项目经历
不限
技能证书
不限
赏金投递
完善简历
关注微信公众号
申请结果早知道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中国科学人才网上看到的
人事科
申请职位需要先创建一份简历哦,如果已有简历,可直接登录登录
基本信息
*姓        名:
* 出生年月:
*最高学历:
专业领域:
*工作经验:
*手机号码:
*上传附件:

(仅支持pdf、doc、docx格式)

账号设置
*登录密码:
为了提高求职成功率,请完善以下信息!
毕业院校
*学校名称:
*在校时间:
-
*毕业学历:
所学专业:
客服服务热线
010-84673088
8:00-19:30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sciencehr.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人才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249号-1

地址: EMAIL:850081096@qq.com

Powered by sciencehr.c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