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10-84673088
历史学类(世界史)(海外教育学院(索莱达学院)—教学科研岗) 面议 收藏 申请职位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职位列表 > 职位详情

历史学类(世界史)(海外教育学院(索莱达学院)—教学科研岗)

面议 站长推荐
休假制度 综合补贴 五险一金 法定节假日
2025-04-02 更新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扫上方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职位描述
  • 工作地点: 福建-福州
  • 需求部门:海外教育学院(索莱达学院)
  • 职位类别: 教师/教学科研岗
  • 工作经验:不限
  • 学历要求:博士及以上
  • 职称要求:不限
  • 招聘人数:1-2人
  • 到岗时间:不限
  • 年龄要求:不限
  • 婚况要求:不限
联系方式
罗老师、陈老师
地址:福州市仓山区上三路8号
职位要求

一、信息发布

本招聘方案在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福建就业网(www.fj99.org.cn)和福建师范大学人事处网站等网站公开发布。

二、报名和资格审核

1.报名时间:方案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名额招满即止。

2.报名方式:符合条件的应聘者请于报名截止之日前将应聘材料发送到相应单位邮箱,主题命名为 应聘**单位教师 姓名 ,并抄送一份应聘材料到福建师范大学人事处邮箱。应聘材料如下:

(1)《福建师范大学教学科研岗位引进人才申报表》;

(2)个人简历;

(3)本科阶段以来的学历学位证明材料扫描件,取得境外学历学位应聘者应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

(4)学术成果情况(包括学术论文、项目课题、获奖等)及其他相关经历证明材料的扫描件。

应聘材料恕不退还,请自行保留备份。应聘者应严格按照招聘岗位要求报名,并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负责。凡个人填报信息不实,不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的,一经核实,即取消考试或聘用资格。应聘者所留联系方式应准确无误并确保通畅。

资格审核贯穿招聘工作全过程,在任何环节发现应聘者不符合招聘条件或弄虚作假的,将取消应聘者考核和聘用资格,问题严重的追究相关责任。

三、考核

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闽人发〔2006〕10号)有关规定,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进行公开招聘。

四、考察体检

考察环节对存在师德失范行为实行 一票否决 。体检标准及项目参照我省现行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标准执行,未按时体检的,视为自动放弃。

五、公示

考核、体检合格,且符合岗位各项条件要求的拟聘人员在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福建就业网和福建师范大学人事处网站等网站公开发布。

六、聘用

公示结果不影响聘用的,办理聘用核准手续,单位与拟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七、聘用待遇

1.纳入事业单位人员控制总量管理,享受国家和福建省规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应的工资及社会保险等待遇。

2.符合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享受相应层次人才岗位奖励,住房补助,科研资助经费。按规定可叠加享受高端成果奖励。

3.符合当年度《福建省年度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的引进人才,可享受福建省引进人才待遇。若获得国家级、省级项目可继续叠加享受配套政策待遇。

4.子女可享受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福建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附属小学、附属中学均属省级示范学校,底蕴深厚、人才辈出、办学声誉好、社会评价高。

5.可按政策申请入住学校周转过渡房2年。

6.达到学校引进高端人才及以上层次人才可按政策协助解决配偶工作。


求职提醒:求职过程请勿缴纳费用,谨防诈骗!若信息不实请举报。
该单位的其他职位
  • 教育/高等院校
  • 事业单位
  • 1000人以上

福建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 海滨邹鲁 之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百年省属高等学府。学校肇始于1907年清朝帝师陈宝琛先生创办的 福建优级师范学堂 ,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2012年,福建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8年被确定为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2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二轮 双一流 建设A类高校。

百载春秋,薪火相传。叶圣陶、郭绍虞、董作宾、林兰英、郑作新、黄维垣、唐仲璋、唐崇惕、姚建年等诸多蜚声海内外的大师巨匠曾在学校任教。经过一代又一代师大人的传承创新,学校砥砺出 知明行笃,立诚致广 的校训精神,孕育了 重教、勤学、求实、创新 的优良校风,着力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荣获 全国文明单位 全国文明校园 等一大批高级别荣誉称号。滋兰树蕙,桃李芬芳。建校以来,学校向社会培养输送各级各类人才近60万名,为国家和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本部共有旗山、仓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4000多亩。现有本科专业85个(202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专业75个),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2.5万余人,各类研究生1.1万余人。拥有专任教师216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61.57%、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71.16%,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各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7人、青年拔尖人才6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5人、青年项目2人、讲座教授1人、讲席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含海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成员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学校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先后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24项,拥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获批国家级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项目1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6个。19个师范类专业中,对标开展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的17个专业全部通过认证,在全国高师院校中率先实现认证全覆盖。1个专业通过CEEAA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评全国教材建设奖3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4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现有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4项,教学案例被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收录49个。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4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和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思政课教师教学研修基地、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学生在 挑战杯 互联网 等国家级赛事中屡获特等奖、金奖、一等奖,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龙头带动作用,着力构建一流文科、高水平理科、有特色工科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福建省第二轮 双一流 建设培优学科2个、主干学科3个、省高峰学科9个和高原学科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5个学科进入ESI前5‰。

学校始终坚持 四个面向 ,服务 国之大者 ,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强化有组织的科研。获批建设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全国仅7个),拥有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 2011 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协同单位之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部省级科研平台123个。先后获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00余项,其中独立或合作获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4项、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近5年来,承担各类国家级课题600多项,其他各类课题39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类项目和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等3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5项。围绕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生动实践,深入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多措并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聚焦重大现实问题,打造一批富有区域和学校特色的新型智库,努力发挥 智囊团 和 思想库 作用。

学校积极发挥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毗邻台港澳等区位优势,着力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13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40多所高校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现有1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哈德斯菲尔德学院,6个本科层次、1个研究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入选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印尼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菲律宾研究中心入选国家民委 一带一路 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海外华文教育初具规模、特色彰显,迄今已向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美国等29个国家派出志愿者共22批1025人(次),与菲律宾红溪礼示大学、印尼阿拉扎大学合作创办2所孔子学院,在海内外产生了良好影响。

学校主办多种学术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均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教育部名栏建设学报等。学校现有纸质图书近500万册、电子图书近600万册,图书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尤以丰富的古籍、善本、碑刻、字画、地方文献、早期外文原版书籍和 五四 前后代表性报刊的收藏享誉海内外。校园网络设备完善、应用广泛,实现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拥有一批高水平体育场馆,运动设施完备,较好满足各类赛事、训练、健身运动的需求。设有附中、附小、实验幼儿园等附属学校,附中为福建省获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奖最多的学校。

走过117年光荣历程的福建师范大学,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内涵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正朝着加快建成富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全国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大踏步前进,努力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数据截至2024年12月)


竞争力分析
综合竞争力评估
手机扫一扫
随时随地找工作
职位收藏成功
您可以在职位收藏夹中查看
您正在申请 历史学类(世界史)(海外教育 职位,请选择您要投递的简历
申请成功
恭喜您职位申请成功,请耐心等待单位回复
您可能感兴趣的职位:
投递者简历要求(* 你的简历需必填红色项目才能领取红包)
工作经历
不限
教育经历
不限
项目经历
不限
技能证书
不限
赏金投递
完善简历
关注微信公众号
申请结果早知道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中国科学人才网上看到的
罗老师、陈老师
申请职位需要先创建一份简历哦,如果已有简历,可直接登录登录
基本信息
*姓        名:
* 出生年月:
*最高学历:
专业领域:
*工作经验:
*手机号码:
*上传附件:

(仅支持pdf、doc、docx格式)

账号设置
*登录密码:
为了提高求职成功率,请完善以下信息!
毕业院校
*学校名称:
*在校时间:
-
*毕业学历:
所学专业:
客服服务热线
010-84673088
8:00-19:30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sciencehr.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人才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249号-1

地址: EMAIL:850081096@qq.com

Powered by sciencehr.c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