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10-84673088
工商管理学(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高层次人才岗) 面议 收藏 申请职位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职位列表 > 职位详情

工商管理学(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高层次人才岗)

面议
休假制度 综合补贴 五险一金 法定节假日
2025-07-07 更新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扫上方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职位描述
  • 工作地点: 安徽-合肥 -蜀山区
  • 需求部门: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
  • 职位类别: 教师/教学科研岗
  • 工作经验:不限
  • 学历要求:博士及以上
  • 职称要求:不限
  • 招聘人数:1-2人
  • 到岗时间:不限
  • 年龄要求:40-45周岁以下
  • 婚况要求:不限
联系方式
人事处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肥西路3号
职位要求

一、招聘原则

(一)坚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二)坚持考试考察、择优聘用。

二、招聘对象

海内外优秀博士及高层次人才。

三、招聘条件

应聘者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思想政治水平。热爱祖国,热爱高等教育事业,拥护中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宪法和法律,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及刑事处罚。为人师表,品行端正,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能以 四有好老师 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二)身心条件。身心健康,能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且达到《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中规定的体检合格标准。

(三)业务条件。学历、学位和专业符合我校公布的招聘岗位要求,具备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能力和技能条件,紧缺专业人才具有高级职称、体育类人才学历可放宽至硕士。

(四)年龄条件。具有教授(正高)职称或达到教授水平者,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副教授(副高)职称或达到副教授水平者,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博士原则上在35周岁以下(1990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海外背景、博士后等工作经历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硕士原则上在30周岁以下(1995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五)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应聘:

1.不符合岗位招聘条件的人员;

2.在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

3.现役军人;

4.经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定具有考试违纪行为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处于刑事处罚期间或者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作出结论的人员;

6.法律规定不得参加报考或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人员。

四、报名

本批次岗位招聘工作自计划公布之日起启动。各岗位具体招聘考核时间由岗位所在具体用人单位根据工作安排确定,招满为止。

应聘者通过安徽大学人事处网站 人才招聘 平台(http://zp.ahu.edu.cn/recruit/index.html)登录,应聘者注册后选择具体应聘岗位并提交个人简历,具体招聘单位组织资格初审并通知通过资格初审的应聘者参加考试、考察。应聘者可在招聘平台及时查询招聘进度。

报名后没有接到考试通知的应聘者,不一一回复,敬请谅解。

五、资格初审

应聘者提交简历材料后,应聘岗位所在单位对应聘者进行资格初审,应聘者可通过系统中的 应聘进程查询 了解应聘最新进展。

六、考试考核

考试形式由各具体用人单位根据招聘专业属性确定,具体将采取笔试、试讲、专业技能测试、结构化面试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查应聘者专业能力、逻辑思维、协调应变、言语表达和仪表举止、潜能、实现教学目的、掌握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教学效果和实际操作技能等综合能力。考试时间、地点及具体实施方案将由具体用人单位另行通知。

参加考核人员,请务必携带以下材料:应聘岗位要求的学位学历证书(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推荐表)、前期学历学位证书、身份证、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证明等材料(以上材料均为原件)。

七、成绩计算及合成

成绩实行百分制量化评价,成绩计算时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第3位四舍五入。达到每个环节最低分数线者,方可进入下一环节。

八、体检与考察

体检工作按《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工作的通知》(皖人社秘[2013]208号)等有关规定执行。

考察工作根据拟聘用岗位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全面了解掌握考察对象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心理健康、岗位匹配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学习工作和报考期间的表现,同时要核实考察对象是否符合规定的报考资格条件,提供的报考信息和相关材料是否真实、准确,是否具有报考回避的情形等方面的情况。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皖办发[2017]24号)等文件精神,考察结束时考察对象仍属于失信被执行人的,考察环节不予合格。

九、审议、公示

拟聘用人员经各具体用人单位党政联席会议审议、人事处复审后,报学校审核。拟聘人员名单将在学校网页公示7天。

十、签约聘用

经公示无异议或公示结果不影响聘用的,由各具体用人单位通知来校签订就业协议,并由学校按照规定将有关材料报送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办理有关聘用报批手续。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关于在全省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06]13号)规定,学校按照规定报批后,与受聘人员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

对考察、体检合格人选出现缺额的,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在同岗位报考人员中,按最终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递补,递补各不超过两次,且不得低于笔试和面试设定的最低分数线。

十一、有关待遇

引进人才除薪酬待遇外,还享受学校提供的条件建设与科研启动费、安家费,具体标准参见《安徽大学2025年引进人才待遇及支持条件参考标准》(附件)。

特别优秀人才,可按照 一人一议 原则,享受引进待遇。

十二、有关事项

(一)招聘工作在校纪委办公室和人事处的监督指导下,由各具体用人单位按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各具体用人单位纪委(纪检委员)全程参与监督,同时接受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监督。安徽大学纪委办公室监督电话:0551-63861581。

(二)请应聘者严格对照招聘条件要求投递简历,以应聘者最终学历及所学专业作为认定标准,对不符合学校招聘条件要求的人员学校一律不予聘用。资格审查贯穿于招聘工作全过程,如在招聘过程中任何环节发现有违纪违规、材料不齐、提供虚假信息或应聘者条件不符合招聘岗位条件要求等情况的,随时取消应聘资格或解聘。由此造成的后果,由应聘者本人负责。

(三)最终拟聘用人员必须在2025年12月31日前向学校提交招聘计划岗位所要求的学历学位证书原件/海外学历教育部认证,并来校报到上班,否则学校将不予聘用。非应届毕业生,有聘用单位的,入校报到时须提供与原单位解除聘用关系的证明材料;无聘用单位的,须托管档案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提供无工作单位的证明材料。

2025年安徽大学引进人才待遇及支持条件.xlsx

求职提醒:求职过程请勿缴纳费用,谨防诈骗!若信息不实请举报。
该单位的其他职位
  • 教育/高等院校
  • 事业单位
  • 1000人以上

安徽大学1928年创建于时为省会的安庆市,开启安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1956年,学校迁址素有 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三国故地、包拯家乡 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 安徽大学 校名,这一天被定为校庆日。学校1996年入选国家 211工程 建设高校,2013年成为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年以来入列国家 双一流 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磬苑、龙河、史河路、泗州路4个校区和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校园总面积达2831亩,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租赁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蜀山校区和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金寨路校区作为过渡校区;正加快建设占地面积约1100亩的紫云校区。学校环境优美、设施一流,荣获首届 全国文明校园 (全国39所)、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全国 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等称号。

学校坚持学科为基。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特色显著,覆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大门类。现有33个学院(教学部)。拥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4个省级高峰学科、4个省级高峰培育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环境/生态学、物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一般社会科学、临床医学、地球科学等11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3个学科进入前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应用经济学3个学科进入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20%。学校设有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人才39万余名,是安徽省内毕业生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高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近3.4万人、博硕士研究生近1.5万人,国际生近500人。设有89个在招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9个;7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有39门国家级一流课程(线下一流课程数居全国高校第10位)、2个国家级和5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实验教学(实训)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承建全国首个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教育)。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升学率平均保持在37%以上,本科生、研究生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3700余项,名列全国 双一流 高校第61位。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现有教职工3453人,其中专任教师2531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124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79%,具有海外经历教师占比31%。全职聘用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全职引育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入选者、 万人计划 领军人才等国家级重点人才98人次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安徽省 海外高层次人才 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等省部级领军人才580人次。建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132名。近3年,共计167人次入选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前2%顶尖科学家名单。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建有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产教研融合研究院、翡翠湖实验室、国家首批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 协同攻关创新平台、教育部首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等20个高能级创新平台以及56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自2021年启动第二轮 双一流 建设以来,国家社科基金保持全省第一、国家自科基金立项数破百后稳步增长,其中2024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58项(年度项目立项数并列全国第17位、青年项目立项数名列全国第6位)和国家自科基金140项(立项经费位居安徽省属高校第一);发现新光波导材料,首次实现氮气与烯烃直接合成烷基胺,研究成果分别在Science和Nature发表;在无人车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驱动、高灵敏传感装备、毫米波芯片等 卡脖子 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自主研发的极低温稀释制冷机创造2项国内纪录;成功转化科技成果153项,成立、入股科技型企业24家(千万元级4家),获评全省赋权改革A类试点单位;牵头组建安徽省高校徽文化传承创新联盟,筹建中国徽学研究院,《徽州文书》入藏国家书房,支撑徽州千年宗姓档案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收藏整理研究战国竹简 安大简 ,发现比现行《诗经》《论语》更早版本;《群舒文化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智库成果获党和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257项,大学智库指数进入全国前50名,创新发展研究院连续入选 高校智库百强 。学校连续3届荣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连续6年荣获安徽省科技一等奖。学校自然指数排名最高跃升至内地高校第42位、全球第120位,名列2024软科中国文科实力百强榜单第62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学校是国家公布的华文教育基地和接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与美、英、德、法、日、俄等国家和地区的17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共建安徽省首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杨振宁院士担任名誉院长并亲题院名。成立中法工程师学院,培养卓越工程师。成立中柬学院,打造RCEP来华留学 桥头堡 。建有黄山生物多样性与短尾猴行为生态学、莱布尼兹材料科学、医疗成像先进技术3个省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智利圣托马斯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阿塞拜疆巴库大学、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国立大学合作建立4所孔子学院,其中智利圣托马斯大学孔子学院荣获 全球示范孔子学院 称号。与俄罗斯、法国、波兰、日本、韩国、墨西哥合作高校共建9个 中国中心 。学校与安徽省16个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合作协议,与合肥市共建互联网学院和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与滁州市共建安徽大学滁州研究院,与六安市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园,与省直厅局共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乡村振兴、安徽法治等研究院。深化科教、产教、校地、军民 四个融合 ,积极参与安徽高等研究院建设,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建 学术共同体 ,与奇瑞汽车、江淮汽车、科大讯飞、长鑫存储、华为、马钢等460家重点企业建立深度的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学校入选 中国高校产教融合50强 。

面向未来,安徽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部署要求,坚守 文化丕成、民族是昌 的办学理想,秉承 至诚至坚、博学笃行 的校训精神,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奋斗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不断推进学校 双一流 高质量建设,努力打造文理工协调发展、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能力更强的新型综合性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提供教育、科技、人才、文化支撑。

(注:数据截至2025年3月12日)



竞争力分析
综合竞争力评估
手机扫一扫
随时随地找工作
职位收藏成功
您可以在职位收藏夹中查看
您正在申请 工商管理学(中国(安徽)自由 职位,请选择您要投递的简历
申请成功
恭喜您职位申请成功,请耐心等待单位回复
您可能感兴趣的职位:
投递者简历要求(* 你的简历需必填红色项目才能领取红包)
工作经历
不限
教育经历
不限
项目经历
不限
技能证书
不限
赏金投递
完善简历
关注微信公众号
申请结果早知道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中国科学人才网上看到的
人事处
申请职位需要先创建一份简历哦,如果已有简历,可直接登录登录
基本信息
*姓        名:
* 出生年月:
*最高学历:
专业领域:
*工作经验:
*手机号码:
*上传附件:

(仅支持pdf、doc、docx格式)

账号设置
*登录密码:
*手机验证
为了提高求职成功率,请完善以下信息!
毕业院校
*学校名称:
*在校时间:
-
*毕业学历:
所学专业:
客服服务热线
010-84673088
8:00-19:30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sciencehr.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人才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249号-1

地址: EMAIL:850081096@qq.com

Powered by sciencehr.c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