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10-84673088
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学院 (页岩气现代产业学院)-珠峰引才) 面议 收藏 申请职位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职位列表 > 职位详情

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学院 (页岩气现代产业学院)-珠峰引才)

面议
奖励计划 年终奖金 综合补贴 五险一金
2025-07-15 更新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扫上方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职位描述
  • 工作地点: 四川-成都
  • 需求部门:能源学院 (页岩气现代产业学院)
  • 职位类别: 教师/教学科研岗
  • 工作经验:不限
  • 学历要求:博士及以上
  • 职称要求:不限
  • 招聘人数:若干
  • 到岗时间:不限
  • 年龄要求:不限
  • 婚况要求:不限
联系方式
任际周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东三路1号
职位要求

引才对象与条件

(一)面向海内外引进2026年7月31日前取得国家教育部认可的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位,达到《成都理工大学珠峰引才计划实施办法》(成理校人〔2025〕31号)规定的引才条件(可登录成都理工大学制度公开网https://dbxb.cdut.edu.cn/zdgkw/查阅),并符合《成都理工大学2025年珠峰引才岗位和条件要求一览表》(附件1)相关岗位条件要求和本公告其他条件要求的人才。具体引才类型层次及对应条件如下:

1.顶尖人才(A0)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主要包括诺贝尔奖、图灵奖、沃尔夫奖、菲尔兹奖或普利兹克奖等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或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发达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科学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 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杰出人才;国家实验室主任;其他国内外相当层次人才。

2.领军人才(A1)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主要包括国家卓越工程师或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负责人; 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创新人才或创业人才;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领军人才;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特设岗位学者、讲席学者或校企联聘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获得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排名第1);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首席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以上获得者(排名第1);IEEE Fellow等国际知名学术组织会士;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以上获得者(排名第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其他国内外相当层次人才。

3.拔尖人才(A2)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主要包括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青年项目入选者;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青年拔尖人才;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青年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项目获得者;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类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以上获得者(排名第1);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类著作奖、论文奖、研究报告奖或普及奖一等奖以上获得者(排名第1);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以第一作者或独立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或Science发表Article或Review文章者;其他国内外相当层次人才。

4.骨干人才(B1)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人才可放宽至55周岁,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以上获得者(排名第1);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以上获得者(排名第1);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以上获得者(排名第1);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个人奖或个人排名第1);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个人奖或个人排名第1);省级教学名师;省级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创新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或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成都市 蓉漂计划 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其他国内外相当层次人才。

5.骨干人才(B2)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人才可放宽至50周岁,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省级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排名第1);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排名第1);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排名第1);省级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个人奖或个人排名第1);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个人奖或个人排名第1);省级优秀专家或中青年专家; 省级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 青年项目入选者;成都市 蓉漂计划 创新领军或青年人才项目或高校引才专项入选者;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入选者;国家博士后海外引才专项入选者;近五年取得A2级成果5项以上人员(成果中至少有1项A2级项目);其他国内外相当层次人才。

6.学科专业后备人才(C1)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8周岁,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最新一轮 双一流 建设高校的建设学科取得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出站,且近五年取得A2级成果1项以上人员;在业内公认的(软科或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排名前200的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出站人员(博士后工作时间应连续不少于12个月);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为A-以上的学科取得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出站人员,且近五年取得A2级成果1项以上人员;取得博士学位且近五年取得A2级成果4项以上人员。【优秀学科专业后备人才(C1):在软科排名前100的省外、国(境)外高校取得博士学位或近五年取得A2级成果5项以上人员。】

7.学科专业后备人才(C2)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最新一轮 双一流 建设高校的建设学科取得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出站人员;业内公认的(软科或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排名前500的国(境)外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出站人员(博士后工作时间应连续不少于12个月);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为B 以上的学科取得博士学位,且近五年取得A2级成果1项以上人员;取得博士学位且近五年取得A2级成果2项以上人员。

8.青年人才(D)仅限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专业且未取得博士学位授予点的教学科研单位引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主要包括在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取得博士学位人员。

(二)基本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爱岗敬业,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备引才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身心健康,体检合格,能正常履行引才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

(三)岗位和学科专业要求

1.具体岗位和学科专业等要求见附件1。学校可根据引才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对引才岗位和条件要求等进行调整,并在成都理工大学人事处网站(http://rsc.cdut.edu.cn,下同)上发布公告。

2.顶尖人才(A0)、领军人才(A1)、拔尖人才(A2)、骨干人才(B1和B2)和优秀学科专业后备人才(C1),所学专业或从事专业符合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等需要,不受引才岗位学科专业限制,常年开展引进,学校择优遴选。

(四)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应聘:

1.曾受过各类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公职的;

3.有违法、违纪行为正在接受审查的;

4.尚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的;

5.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和《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细则(试行)》的相关规定应当回避的;

6.尚处于试用期内的新录用公务员;

7.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规定,由人民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认定的失信被执行人;

8.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他不能报考事业单位的情形。


求职提醒:求职过程请勿缴纳费用,谨防诈骗!若信息不实请举报。
该单位的其他职位
会员等级
  • 教育/高等院校
  • 国有企业
  • 1000人以上

成都理工大学是国家首批 双一流 建设高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是共和国建国初期的三所地质院校之一。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先后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至2000年划转地方。学校2010年成为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国家首批 双一流 建设高校,2019年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 双一流 建设高校,2022年成为国家第二轮 双一流 建设高校。

在69年的办学历程中,成都理工大学矢志报国、上下求索,风雨兼程、耕耘不辍,为社会培养了30余万名优秀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当中涌现出一批知名学者、专家和管理人才,其中有两院院士7人。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 穷究于理、成就于工 的校训、 艰苦奋斗、奋发图强 的优良传统、 不甘人后、敢为人先 的进取精神。

成都理工大学现有成都和宜宾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4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是读书治学的美好园地。学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素养、责任担当、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0198人,其中本科生30846人、研究生9352人。学校设有23个教学科研单位。另有1所独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学校先后入选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50强、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50强。

成都理工大学学科优势特色鲜明,以理工为主,地质、石油、资源、核技术、环境为优势,土木、化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管理为特色,经管、文法、外语、艺术、体育等协调发展。学校现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化学、材料科学、社会科学总论)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1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入选国家第二轮 双一流 建设学科行列,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入选四川省首轮 一流学科 建设行列,6个学科入选四川省 双一流 建设贡嘎计划建设行列。

成都理工大学有72个本科招生专业(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2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省级一流专业48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学校是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高校,有国家级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试点专业(含独立招生方向)7个,省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22个。学校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有3个省级特色学院(页岩气现代产业学院、锂资源与锂电产业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2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地质学、地理科学),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实施高校。拥有各类国家级一流课程17门,各类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9门。获得8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成都理工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现有教职员工3154人,其中教授(级)630人、副教授(级)865人。获国家级人才项目、称号和荣誉252人次,其中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1人次、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全国创新争先奖2人、光华工程科技奖1人、何梁何利基金奖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5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IEEE Fellow入选者1人、其他国家院士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科学探索奖1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5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1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1人。获省部级人才项目、称号和荣誉644人次。刘宝珺院士担任学校名誉校长。以柔性引进等方式聘请两院院士42名。学校现有4个院士工作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7个四川省科技创新团队(创新研究群体)、1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


竞争力分析
综合竞争力评估
手机扫一扫
随时随地找工作
职位收藏成功
您可以在职位收藏夹中查看
您正在申请 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学院 ( 职位,请选择您要投递的简历
申请成功
恭喜您职位申请成功,请耐心等待单位回复
您可能感兴趣的职位:
投递者简历要求(* 你的简历需必填红色项目才能领取红包)
工作经历
不限
教育经历
不限
项目经历
不限
技能证书
不限
赏金投递
完善简历
关注微信公众号
申请结果早知道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中国科学人才网上看到的
任际周
申请职位需要先创建一份简历哦,如果已有简历,可直接登录登录
基本信息
*姓        名:
* 出生年月:
*最高学历:
专业领域:
*工作经验:
*手机号码:
*上传附件:

(仅支持pdf、doc、docx格式)

账号设置
*登录密码:
*手机验证
为了提高求职成功率,请完善以下信息!
毕业院校
*学校名称:
*在校时间:
-
*毕业学历:
所学专业:
客服服务热线
010-84673088
8:00-19:30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sciencehr.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人才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249号-1

地址: EMAIL:850081096@qq.com

Powered by sciencehr.c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