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10-8467308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物理学院-教研岗】 面议 收藏 申请职位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职位列表 > 职位详情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物理学院-教研岗】

面议
休假制度 奖励计划 年终奖金 综合补贴 五险一金 法定节假日
2025-08-22 更新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扫上方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职位描述
  • 工作地点: 北京-北京 -昌平区
  • 需求部门:地球物理学院
  • 职位类别: 教师/教学科研岗
  • 工作经验:不限
  • 学历要求:博士及以上
  • 职称要求:不限
  • 招聘人数:若干
  • 到岗时间:不限
  • 年龄要求:不限
  • 婚况要求:不限
联系方式
董老师
地址:新疆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安定路355号
职位要求

高层次人才引进类型及待遇

(一)杰出人才

       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取得高水平原创性成果,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做出重大贡献;对学科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构想,在学科建设中做出卓越贡献,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中发挥关键的领军人才作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业绩卓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薪酬待遇
       (1)工资待遇面议;
       (2)购买北京人才房1套,或领取安家费(面议)并租用学校公租房(至退休年龄)。
       生活条件:
       享受学校为本人及其配偶提供的医疗保障政策。

(二)领军人才

       具备带领本学科在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在学科建设中发挥领军人才作用,做出突出贡献;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业绩显著,获得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称号或具备相当学术水平的人才,且年龄原则上小于55周岁,身体健康,能胜任相应岗位任务要求。
       薪酬待遇(可选择结构工资制或年薪制)
       1.结构工资制
       (1)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科研绩效奖励上不封顶;
       (2)提供学校人才房购置,或充足的安家费并租用学校公租房;
       2.年薪制
       (1)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科研绩效奖励上不封顶;
       (2)合同期内可租用学校公租房。
       工作条件:
       (1)聘任至 石大学者 领军学者A岗;
       (2)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平台建设费和办公条件建设费支持;
       (3)聘任学校专业技术二级岗;
       (4)聘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享有专属研究生招生名额(前3年每年2个博士生指标);
       (5)提供必要的实验室工作条件。
       生活条件:
       解决配偶工作,协助办理配偶及子女户口随迁。解决其子女入学入园需求;享受学校为本人及其配偶提供的医疗保障政策。

(三)优秀人才

       在本学科领域开展高水平的原创性研究和技术研究,取得高水平成果;在学科建设中发挥带头人作用,做出重要贡献;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业绩突出的,获得国家级青年人才称号或具备相当学术水平人才,且年龄原则上小于43周岁,身体健康,能胜任学校相应岗位任务要求。
       薪酬待遇(可选择结构工资制或年薪制)
       1.结构工资制
       (1)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科研绩效奖励上不封顶;
       (2)提供充足的安家费并租用学校公租房。
       2.年薪制
       (1)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科研绩效奖励上不封顶;
       (2)合同期内可租用学校公租房(10年)。
       工作条件:
       (1)聘任至 石大学者 优秀学者A岗;
       (2)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平台建设费和办公条件建设费支持;
       (3)聘任学校专业技术三级岗;
       (4)认定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5)聘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享有专属研究生招生名额(前3年合计4个博士生指标);
       (6)提供必要的实验室工作条件。
       生活条件:
       解决配偶工作,协助办理配偶户口及子女户口随迁。解决其子女入学入园需求;享受学校为本人及其配偶提供的医疗保障政策。
       特别关注:
       来校工作5年内获评杰出人才或领军人才相关称号的,以及来校工作3年内获评优秀人才相关称号的,依照引进高层次人才按就高原则执行安家费、平台建设经费、科研启动经费等相关待遇,但不叠加享受。

优秀青年人才引进类型及待遇

(一)优秀青年学者
       男性不超过36周岁,女性不超过38周岁,学术基础扎实、独立创新能力显著、发展方向明确、有潜力入选各类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的优秀青年人才。
       条件保障
       1.薪酬待遇
       (1)聘期内享受学校专业技术四级岗岗位津贴;
       (2)提供科研启动经费支持。
       2.工作条件
       (1)认定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2)聘期内首次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受指标限制,可适当放宽任职年限要求;
       (3)满足条件的人员可以按照相应程序认定学术学位博士及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4)聘期内可以按照特任岗位教授(正高级)填报聘任岗位和专业技术职务。
       3.住房保障
学校提供公租房或安家费。

(二)青年拔尖人才

       年龄不超过35周岁,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后备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
       条件保障
       1.薪酬待遇
       (1)聘期内享受学校专业技术四级岗岗位津贴;
       (2)提供科研启动经费支持。
       2.工作条件
       (1)聘期内首次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受指标限制,可适当放宽任职年限要求;
       (2)满足条件的人员,聘期内可以按照相应程序认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聘期考核合格及以上可以按照相应程序认定学术学位博士及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3)可以按照特任岗位副教授(副高级)填报聘任岗位和专业技术职务。
       3.住房保障
       学校提供公租房或安家费。

       (三)特任岗位教授、特任岗位副教授

       主要针对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储能、先进计算、人工智能等紧缺的学科拓新方向,学校特设特任岗位教授和特任岗位副教授。
       特任岗位教授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40周岁;原则上应具有2年及以上相关学科领域的工作经验,成果突出并获得国内外同行专家认可。
特任岗位副教授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周岁;近3年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公认的代表性成果。
       条件保障:
       特任岗位教授、特任岗位副教授的聘期内分别按照正高四级岗、副高七级岗的标准享受年底岗位绩效;对于特别优秀的特任岗位教授、特任岗位副教授候选人,满足相关要求可以在聘期内不受指标、任职年限、基金项目限制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在聘期内申报科研项目、参加学术交流等活动时,可以分别按照特任岗位教授(正高级)、特任岗位副教授(副高级)填报聘任岗位和专业技术职务。

(四)青年教师(直接引进)

       除体育、艺术类教师须具有硕士学位外,其他专业引进教师一般须具有博士学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或博士学位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具有硕士学位的一般不超过27周岁。
优秀的海归博士或国内博士后出站人员(达到我校师资/优秀学科博士后出站考核优秀条件),以及外语、人文、艺术、体育等基础学科的教师可以直接引进。
       条件保障:
       学校按照相关规定为教职工发放工资待遇,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和安家费(博士10万元,硕士3万元)支持,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上级批复的落户指标协助办理就业落户。

(五)师资博士后、优秀学科博士后

       具有博士学位,入站时年龄不超过35周岁;应届博士毕业生或与其他单位无人事劳动关系人员;已取得优秀科研学术成果,并且达到学校相关博士后项目学术选拔标准。
       条件保障 
       师资博士后工资待遇参照事业编制教师相应岗位的工资体系执行;在站期间可申请租住学校博士后公寓;师资博士后入站即为学校师资,出站考核优秀的可直接留校工作。
       优秀学科博士后薪酬待遇为不低于税前30万元/年;在站期间可申请租住学校博士后公寓或享受相关补助;优秀学科博士后出站考核优秀的可以被选留为学校师资。


求职提醒:求职过程请勿缴纳费用,谨防诈骗!若信息不实请举报。
该单位的其他职位
会员等级
  • 教育/高等院校
  • 事业单位
  • 1000人以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前身为北京石油学院,创办于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为我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定了探索发展之基。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批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16年,校区首批本科生入学。8年来,校区坚持 立足新疆、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辐射中亚 的办学定位和 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 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服务 一带一路 倡议、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服务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布局,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丰富深化办学内涵,努力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校区传承学校70余年的深厚办学积淀,立足地处石油石化产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在学校 一校两区多点 办学新格局下,着眼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需求,在学科布局、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建设规划等方面与校本部差异化融合发展。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体现了对学校办学追求和育人成效的肯定。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校区现有在校生约7500人。校区依托学校办学特色与优势,面向自治区能源领域发展需求和 八大产业集群 建设,布局了 双一流 学科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专业,依托对口支援 19 1 共建平台全面推进西部地区人才紧缺专业发展,打造优势学科专业集群,现有本科专业24个,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6个学科门类。入选自治区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重点专业2个,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5门。校区办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校区以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的价值理念引导毕业生在西部基层建功立业,历届毕业生中有1/3学生升学,近1/3留在新疆就业。

系统构建 派引援育 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校区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在校本部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对口支援平台,创建了校本部派遣、外部引进、高校援建、合力培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现有教职工633人,其中来自教育部19所对口支援高校教师155人;专任教师476人,高级职称占比53.4%,博士占比53.7%。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13人,自治区 天山英才工程 9人,自治区天山文化名家暨 四个一批 人才1人,各级各类人才项目称号达到123人次。

凝练培育校区核心竞争力。校区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落地建设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分室,校企共建油气资源与工程联合研究院、非常规油气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西北研究中心、新疆多介质管道安全输送重点实验室,加快科研团队培育,近年来科研能力进步显著,获批首个国家级重大项目、首个省部级创新团队。坚持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落实两个 四年不断线 的实践教学理念,先后与60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立数智油气现代产业学院,牵头成立新疆新工科教育联盟,建立了61个稳定、优质的企业工程实践平台,累计聘用353名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获批国家级新工科项目3项、新文科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7项,努力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示范区。

切实提升办学服务能力。校区聚焦国家油气安全重大战略需求,围绕自治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八大产业集群建设,推动有组织科研,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自治区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发起成立新疆能源行业CCUS创新发展联盟,加快 双碳 领域协同创新。在全疆首批 一事一议 引进战略人才项目中全职引进中国科学院王铁冠院士团队,在CCUS领域为实现 双碳 目标作出中石大贡献。深度服务文化润疆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大中小协同育人合作,联合成立文化润疆高等研究院(天山研究院),围绕区域发展重大课题开展研究,不断加强资源汇集、要素整合,育人才、出成果、创一流。

新时代新征程,校区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牢记嘱托、勇担使命,走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之路,全面建设 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 人才培养基地、丝路区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面向中亚为主的科技与文化交流基地、西部高等教育和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示范基地,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为建设能源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贡献校区力量。



竞争力分析
综合竞争力评估
手机扫一扫
随时随地找工作
职位收藏成功
您可以在职位收藏夹中查看
您正在申请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物理 职位,请选择您要投递的简历
申请成功
恭喜您职位申请成功,请耐心等待单位回复
您可能感兴趣的职位:
投递者简历要求(* 你的简历需必填红色项目才能领取红包)
工作经历
不限
教育经历
不限
项目经历
不限
技能证书
不限
赏金投递
完善简历
关注微信公众号
申请结果早知道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中国科学人才网上看到的
董老师
申请职位需要先创建一份简历哦,如果已有简历,可直接登录登录
基本信息
*姓        名:
* 出生年月:
*最高学历:
专业领域:
*工作经验:
*手机号码:
*上传附件:

(仅支持pdf、doc、docx格式)

账号设置
*登录密码:
*手机验证
为了提高求职成功率,请完善以下信息!
毕业院校
*学校名称:
*在校时间:
-
*毕业学历:
所学专业:
客服服务热线
010-84673088
8:00-19:30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sciencehr.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人才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249号-1

地址: EMAIL:850081096@qq.com

Powered by sciencehr.c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