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激光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可调谐全固态激光及应用研究组。课题组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今一直从事激光物理与技术方面的研究,至今已有五十余年,为更好联合中科院理化所晶体中心在先进功能晶体研发方面的优势,在中科院和其他部委相关领导的支持下,课题组于2008年正式调入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成立了激光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中国科学院先进功能晶体与固体激光重点实验室。彭钦军研究员任研究中心主任,许祖彦院士任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为满足国家对于激光高技术领域的战略需要,我中心在许祖彦院士的带领下,对激光非线性频率变换及高功率全固态激光技术相关物理问题与工程技术进行了长期而系统的研究。早在八十年代就与国际同步开始了变频全固态激光相关研究,随后开展了高功率固体激光的研究。在国家、中科院和北京市历届科研项目的大力支持下,我中心与中科院光电研究院、成都光电所、西安光机所、长春光机所、上海光机所、半导体所、山东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协和医院等中科院内外20多个单位在材料、器件、系统等方面保持了长期而富有成效的合作,当前已建立起固体激光(特别是全固态激光和可调谐激光)物理及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部分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先进水平。中心研究成果曾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中科院发明二等奖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电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等。在国内外刊物发表相关论文300余篇,持有专利60多项,并有多项专利已获国外授权。
中心拥有国际一流的科研环境,固体激光输出功率从mW~10kW以上、波长从深紫外~中红外波段、连续/准连续/脉冲运转的固定波长及可调谐波长激光器多台,大功率LD模块多台,大功率激光电源、高精度水冷机多台,粉末倍频、Maker条纹等非线性光学材料参数测试设备,高精度波长计、光谱分析仪、光束质量分析等多套激光参数参量分析仪器,Boxcar、锁相放大器等多种弱信号检测设备,快速示波器等光电检测设备,Paraxia等激光、非线性光学设计软件多套。与此同时,几十年的科研传统的熏陶亦使得中心学术氛围浓厚,人才培养方面更是经验丰富且十分到位。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随着光电技术的迅猛发展,激光物理与技术必将在国防、科研、及社会民生的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激光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热忱欢迎对激光物理与技术研究有兴趣的青年学子及有志之士的加入,与我们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