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10-84673088
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 面议 收藏 申请职位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职位列表 > 职位详情

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

面议
2024-08-21 更新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扫上方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职位描述
  • 工作地点: 江苏-镇江 -丹徒区
  • 需求部门:江苏科技大学
  • 职位类别:
  • 工作经验:不限
  • 学历要求:博士及以上
  • 招聘人数:若干
  • 到岗时间:不限
  • 年龄要求:不限
  • 婚况要求:不限
联系方式
人事处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长晖路666号
职位要求

 

一、招聘对象及条件

(一)领军人才

1.顶尖领军人才(A类):发达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等,或与上述人才水平相当的顶尖领军人才。

2.杰出领军人才(B类):国家级重要人才,或具有冲击国家级重要人才潜力的海内外著名大学教授等,或与上述人才水平相当的杰出领军人才。

3.青年领军人才(C类):国家级青年人才,或具有冲击国家级青年人才潜力的海内外著名大学教授(副教授)等,或与上述人才水平相当的青年领军人才。

4.后备领军人才(D类):省部级重要人才,或具有冲击省部级及以上重要人才的海外著名大学助理教授等,或与上述人才水平相当的后备领军人才。

(二)学科(学术)带头人

1.国内应聘人员

(1)国内应聘人员原工作单位一般应是知名高校(含知名研究机构)的教授博导或相当层次人员。

(2)符合我校三级教授及以上岗位聘任条件。

(3)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具有博士学位。

2.海外应聘人员

(1)博士毕业于海外知名高校(含知名研究机构)或国内博士毕业后有连续4年及以上海外教学(科研)工作经历,并在海外担任助理教授或相当层次职位2年及以上,引进时仍在海外或回国未满1年。

(2)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取得突出科技创新成果。在本学科领域发表创新水平高、科学价值大的高水平论文不少于4篇,或在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并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3)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条件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三)优秀海归博士(后)

1.海外知名高校博士毕业或在国内知名高校(含知名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2年及以上的海外知名高校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博士所学专业与本科、硕士专业相近;引进时仍在海外或回国未满1年。

2.攻读博士(后)期间在本学科领域发表(第一作者或导师一作本人二作)高水平论文3篇及以上。

3.能够运用外语讲授专业课程。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有副高职称人员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四)优秀国内博士(后)

1.博士一般毕业于国内知名高校(含知名研究机构),所学专业与本科、硕士阶段专业相近。

2.攻读博士(后)期间在本学科领域发表(第一作者或导师一作本人二作)高水平论文2篇及以上。

3.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具有副高职称或博士后经历人员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五)师资博士后(全职博士后)

1.应聘条件

应届博士生,或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的人员,年龄在35周岁以下(特别优秀人员,年龄可适当放宽)。

2学科(方向)/专业

(1)船舶与海洋工程相关专业及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先进设计制造技术、轮机系统设计及性能优化、水声信息感知与传输技术等。

(2)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及方向:先进焊接技术与装备、高性能金属材料设计、功能纳米材料、能源材料与器件、3D打印等。

(3)管理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及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系统分析及优化、知识管理等。

具体招聘方向及学院联系方式见附件2。

3.在站待遇

(1)执行年薪制待遇(25万元/年),按月发放,发放期限为2年。

(2)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类每人1.5万元、人文社科类每人1万元。

(3)享受学校教职工医疗等待遇,可在镇江市落常住户口,解决子女入学,安排入住教师公寓(免租金)。

(4)可申报相应层次专业技术职务。

(5)师资博士后进站时,按进站当年学校人才引进政策兑现待遇,期满考核合格出站后,办理入编手续。全职博士后出站时,达到师资考核要求,即可办理入编手续,按出站当年人才引进政策兑现待遇。

(6)在站期间取得的超出工作协议约定之外的成果,可享受学校成果奖励政策,核算后在出站时一次性发放。

 

二、招聘学科(方向)/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智能制造、工业设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暖通空调与人工环境、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畜牧学、生物学、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数学、物理学、光学工程、外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哲学、法学理论、科学技术史、公共管理、政治学、社会学、体育学。 

三、引进待遇

学校为加盟我校各类优秀人才提供优厚的引进待遇,具体如下:

1.学科(学术)带头人及以上人才购房补贴、安家费和科研启动经费标准

(1)购房补贴、安家费标准

岗位类型

购房补贴、安家费(万元)

备注

顶尖领军人才(A类)

面议

被认定为 领军人才 的高层次人才可执行协议年薪

杰出领军人才(B类)

青年领军人才(C类)

后备领军人才(D类)

学科(学术)带头人

高校园区120平米住房1套(或发放42万元购房补贴) 20万元安家费

补充说明:首聘期内(进校前三年,下同)获批更高等级人才项目的领军人才和获批省部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并达到领军人才级别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可兑现购房补贴、安家费差额。

(2)科研启动经费标准

科研启动经费(万元)

备注

经管类

人文社科类

领军人才

面议


学科(学术)

带头人

海外

60-80

40-60

30-40

国内

30-40

20-30

15-20

2.补充师资购房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标准

(1)购房补贴标准

补充师资类型

购房补贴(万元)

购房补贴上浮原则

备注

总计

基础

标准

上浮

范围

首聘期

奖励

海归博士(后)

紧缺专业

面议

满足突出综合业绩条件中的N条,可上浮购房补贴5×N万元,最高可上浮15万元

另享受学校科技奖励

一般专业

面议

国内博士副高、博士后

紧缺专业

35-53

35

5-15

3

一般专业

30-48

30

5-15

3

国内博士

紧缺专业

30-48

30

5-15

3

一般专业

25-43

25

5-15

3

补充说明:首聘期内获批省部级及以上人才项目,达到领军人才级别的海内外博士,可兑现购房补贴差额。

(2)科研启动经费标准

补充师资类型

科研启动经费(万元)

备注

经管类

人文社科类

海归博士(后)

紧缺专业

面议


一般专业

面议

国内博士副高

博士后

紧缺专业

10

8

6

一般专业

8

6

5

国内博士

紧缺专业

8

6

5

一般专业

5

4

3

3.其他引进待遇

(1)人才津贴:海外学科(学术)带头人提供人才津贴10万元/年,国内学科(学术)带头人提供人才津贴3万元/年;均保留三年。

(2)业绩津贴:学科(学术)带头人按正高四档发放业绩津贴,海归博士(后)按副高一档发放业绩津贴,国内博士后、博士副高按副高二档发放业绩津贴,国内博士按副高三档发放业绩津贴;均保留三年。

(3)职称政策:特别优秀的海内外博士可申请快速认定教授、副教授。

(4)过渡房安排:优先安排入住教师公寓1年(缴纳一定的房租),若校内没有房源时可提供租房补贴(学科、学术带头人1500元/月,补充师资1000元/月,资助1年);领军人才过渡房安排可面议。



求职提醒:求职过程请勿缴纳费用,谨防诈骗!若信息不实请举报。
该单位的其他职位
会员等级
  • 教育/高等院校
  • 事业单位
  • 1000人以上

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特色鲜明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分别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共建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多源合流,文化底蕴深厚。学校源自1933年上海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1953年组建成立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上海船舶工业学校,于1970年迁至镇江,1971年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定名为镇江船舶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学校曾隶属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999年调整为中央与江苏省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同年,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并入,200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与学校合并,2004年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2021年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2023年,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立了 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 的长远奋斗目标。

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一所以 船舶、海洋、蚕桑 为特色优势,具有本硕博完整培养体系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学校1978年开始招收培养本科生,1993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有在校普通本科生25000 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000余人,本、硕、博学历留学生680余人;在张家港举办了独立学院——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在校学生5400余人。现有镇江长山、梦溪和张家港三个校区,占地3979亩。

学校作为江苏省唯一一所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为主要服务面向的行业特色型大学,是全国相关高校中船舶工业相关学科专业设置最全、具有船舶特色整体性和应用性优势的高校之一。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9个,本科专业76个。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现有国家国防特色学科5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3个,江苏省 十四五 重点学科9个;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通过国际国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4个,教育部 四新 建设项目4项。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00余人。具有正高职称人员280余人,副高职称人员810余人,博士1400余人。拥有海外院士、外籍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教育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青年学者、国家 万人计划 青年拔尖人才等国家级人才14人,省部级重要人才210余人;拥有江苏省 333工程 领军型人才团队,省高校 青蓝工程 优秀教学团队、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省 六大人才高峰 创新人才团队等25个。

学校拥有完备的教学、科研设备和研究平台,是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 111 计划)依托高校,有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5个国家级、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30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2个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1个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1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1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建设)基地。学校主办有《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蚕业科学》《中国蚕业》《粮油科学与工程》等公开出版学术刊物。

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型人才,享有 中国造船工程师摇篮 的美誉。已为船舶工业、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22万余名应用创新型人才,涌现出国防、海军现代化建设一系列大国重器的总建造师、总工艺师以及LNG船、豪华客滚船、邮轮、极地邮轮、科考船等船舶领域设计、制造行业精英。累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7项,省级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7项。获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2项。获大学生学科竞赛全国性奖项1500余项,其中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金奖7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4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17项; 挑战杯 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1项、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特等奖1项,3次捧得全国 优胜杯 。位列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竞赛2023年度研究生培养单位年度贡献力TOP100第4位,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第67位。2024届本科毕业生近30%的学生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学习,毕业去向落实率每年保持在95%以上。

学校立足 船舶、海洋、蚕桑 特色优势,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注重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高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紧密结合,全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以第一单位获中国专利银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22项。牵头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牵头承担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项目、省部级重点项目等14项,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特色学科条件建设项目1项。主持完成的 大型挖泥船综合控制与关键装备保障一体化系统及应用 全面替代国外进口,参与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蛟龙号 载人潜水器、 奋斗者 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耙吸挖泥船动力定位动态跟踪系统、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大型集装箱船等装备研发,研制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系统、高效焊接装备、船舶企业管理软件等广泛应用于各大船舶企业,舰船后勤综合保障系统国内领先。学校蚕业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蚕业研究所,建有世界最大的蚕桑种质资源库,是世界蚕桑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中心、蚕桑科技研究中心和蚕桑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研发提供中国乃至世界主要的蚕桑品种与栽桑养蚕技术。习近平主席访问古巴期间,赠送给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桑树种子就来自学校。

学校一贯重视与海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坚持国际化、开放式办学,不断拓宽办学途径。学校牵头成立了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船海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创新中心;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中国船级社、江苏省粮食局等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等一批著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校承办中国船舶工业工程师继续教育学院。学校获得中国港澳台地区招生资格,建有海外教育学院,招收本硕博全日制海外留学生,与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乌克兰、美国、英国等16个国家的60余所高校积极开展包括中外合作办学、学分衔接、学生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合作。中乌、中澳合作办学项目为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项目。中俄合作培养项目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 促进与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公派学生出国留学资格。

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先后荣获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秉承 笃学明德、经世致用 的校训,大力弘扬 江海襟怀、同舟共济、扬帆致远 的 船魂 精神,以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一带一路 倡议和社会进步为己任,为我国船舶工业、国防现代化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 以师生为中心 理念,走与行业、区域融合发展之路,全面开创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注:主要数据截止更新日期为2024年10月)


竞争力分析
综合竞争力评估
手机扫一扫
随时随地找工作
职位收藏成功
您可以在职位收藏夹中查看
您正在申请 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 职位,请选择您要投递的简历
申请成功
恭喜您职位申请成功,请耐心等待单位回复
您可能感兴趣的职位:
投递者简历要求(* 你的简历需必填红色项目才能领取红包)
工作经历
不限
教育经历
不限
项目经历
不限
技能证书
不限
赏金投递
完善简历
关注微信公众号
申请结果早知道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中国科学人才网上看到的
人事处
申请职位需要先创建一份简历哦,如果已有简历,可直接登录登录
基本信息
*姓        名:
* 出生年月:
*最高学历:
专业领域:
*工作经验:
*手机号码:
*上传附件:

(仅支持pdf、doc、docx格式)

账号设置
*登录密码:
为了提高求职成功率,请完善以下信息!
毕业院校
*学校名称:
*在校时间:
-
*毕业学历:
所学专业:
客服服务热线
010-84673088
8:00-19:30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sciencehr.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人才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249号-1

地址: EMAIL:850081096@qq.com

Powered by sciencehr.c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