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始建于1938年,位于学校二里半校区腾龙楼。2007年,英语语言文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外国语言文学入选国家 世界一流 建设学科,成为湖南省属高校唯一进入国家 双一流 建设的学科。2018年,外国语言文学教师团队被确定为教育部首批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全国外语类团队仅2个。2019年9月,学院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授予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荣誉称号,是2019年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外国语学院。2021年2月,英语系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荣誉称号。
学院现设有英语、俄语、日语、法语、朝鲜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和翻译等10个本科专业,其中英语、俄语、法语和朝鲜语4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下设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俄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语言智能与跨文化传播研究等10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方向,另有日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课程与教学论(英语)共13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方向,设有翻译硕士(包括英语口、笔译方向,日语笔译和朝鲜语笔译)和学科教学(英语)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目前,学院拥有 美国研究中心 俄罗斯研究中心 东北亚研究中心 3家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和 湖南省中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 湖南省首批专业特色智库‘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心 湖南省外语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等16个省级、校级学术研究机构;与世界一流语言技术实验室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瑞宏实验室(The Red Hen Lab)合作建立了亚洲唯一的数据中心和研究中心,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共建的 智能计算与语言信息处理 获批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在湖南省乡村中学建有10个 乡村外语教育实践基地 。主办《外国语言与文化》和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英文版)两种公开发行学术期刊。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88人,拥有一支由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指委主任和委员组成的,老中青结合、国际化特征明显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师资队伍中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长江学者 讲座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教育部教指委主任委员及委员、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入选者等获各类省部级及以上人才称号者30余人,聘请全职高端外国专家近20人。2020年,欧洲科学院院士Martin Woesler(吴漠汀)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学院还拥有 英语听说读写基础课国家级教学团队 湖南省英美文学与文化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 湖南省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生优秀教学团队 。
学院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法国、德国、西班牙、墨西哥、葡萄牙、巴西、巴基斯坦、印度等20多个国家的50余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特拉华大学合作举办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合作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 大数据背景下复合型外语创新人才培训项目 。在俄罗斯、韩国和美国承办3所孔子学院,其中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孔子学院被评为 全球先进孔子学院 。
学院图书分馆拥有纸质藏书10万余册,期刊合订本1万余本,订有国内外期刊130种,其中外文刊48种。学院实现了智慧教室全覆盖,设有虚拟仿真实训室、同声传译实训室、校际交互智慧教室、视听说实验室、语言实验室、微课录播室、远程互动教学平台、在线机辅翻译平台、多语文档机器翻译平台等设备设施。
学院现有在校生2034人(含港澳台学生和国际学生),其中研究生836人、本科生1198人。近三年来,在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 外研社杯 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全国英语辩论赛等各类比赛中屡获大奖。2020年,在 外研社·国才杯 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中获全国总决赛冠军,是湖南学子首次在该项比赛中荣获冠军。学院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外语师资和各行各业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湖南省高校、地市重点中学高中英语骨干教师分别有约60%、85%毕业于我院,湖南省经贸、外事、出版、旅游等部门的绝大部分外语骨干毕业于我院,一批毕业生活跃在外交部、联合国等机构或国际组织的舞台上,部分优秀毕业生在海内外各行业中担任要职。
学院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将继续秉承 仁爱精勤 的校训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急需的 又红又专 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新时代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