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10-84673088
生物信息学科研人员 面议 收藏 申请职位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职位列表 > 职位详情

生物信息学科研人员

面议
2022-05-07 更新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扫上方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职位描述
  • 工作地点: 广西-桂林
  • 需求部门:中国西南-中南半岛喀斯特植物多样性保育与可持续利用团队
  • 职位类别:
  • 工作经验:不限
  • 学历要求:博士及以上
  • 招聘人数:若干
  • 到岗时间:不限
  • 年龄要求:不限
  • 婚况要求:不限
联系方式
何老师
电话:0773****0100 显示号码 联系我时就说是在中国科学人才网上看到的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雁山街85号南区
职位要求

从事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相关研究工作。

求职提醒:求职过程请勿缴纳费用,谨防诈骗!若信息不实请举报。
该单位的其他职位
  • 科学院/科研院所/研究机构
  • 事业单位
  • 200-500人

广西植物研究所位于桂林市雁山区,1935年由我国现代植物学奠基人陈焕镛先生创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个自然科学研究机构。1952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1996年接受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全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1958年建立桂林植物园,与广西植物研究所实行所园一体制管理。

研究所主要在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植物化学、植物资源学、植物遗传育种与引种栽培、植物保育与园林植物学等学科领域开展研究。现有植物资源与植物地理学研究中心、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天然产物化学研究中心、特色经济植物研究中心、园林园艺研究中心、生物技术与野生珍稀植物保育中心等6个研究部门;一个馆藏近50万份标本的广西植物标本馆(国际代码:IBK); 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两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第一个苦苣苔科植物国家级平台 国家苦苣苔科种质资源库 ; 猕猴桃良种培育中心 和 兰花良种培育中心 两个自治区级良种培育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生态建设与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和 广西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两个自治区级工程中心;以及 广西喀斯特生物多样性保育与恢复生态学 自治区级国际合作基地、广西第七批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平台、 广西岩溶生态建设与植物资源持续利用 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 喀斯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世界苦苣苔协会共同建立的 中国苦苣苔植物保育中心 、获得国家林草局批准建设国家苦苣苔科种质资源库平台。此外,在野外台站建设方面, 北热带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监测站 被纳入国际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网络唯一的喀斯特台站,建成了广西首座 人工林生态学效应综合科研野外观测塔 。创办的《广西植物》期刊是我国植物科学领域重要的学术期刊,是广西仅有的几家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国际植物学研究领域有一定影响。建成多个成果转化基地,开展猕猴桃、罗汉果、岩溶药用植物等种植示范。

全所现有在职人员22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3人,具有博士学位38人,硕士学位98人;研究员41人,副研究员53人。聘任院士2名及国内外研究所、高校教授、知名专家25名为客座研究员。


竞争力分析
综合竞争力评估
手机扫一扫
随时随地找工作
职位收藏成功
您可以在职位收藏夹中查看
您正在申请 生物信息学科研人员 职位,请选择您要投递的简历
申请成功
恭喜您职位申请成功,请耐心等待单位回复
您可能感兴趣的职位:
投递者简历要求(* 你的简历需必填红色项目才能领取红包)
工作经历
不限
教育经历
不限
项目经历
不限
技能证书
不限
赏金投递
完善简历
关注微信公众号
申请结果早知道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中国科学人才网上看到的
何老师
申请职位需要先创建一份简历哦,如果已有简历,可直接登录登录
基本信息
*姓        名:
* 出生年月:
*最高学历:
专业领域:
*工作经验:
*手机号码:
*上传附件:

(仅支持pdf、doc、docx格式)

账号设置
*登录密码:
*手机验证
为了提高求职成功率,请完善以下信息!
毕业院校
*学校名称:
*在校时间:
-
*毕业学历:
所学专业:
客服服务热线
010-84673088
8:00-19:30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sciencehr.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人才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249号-1

地址: EMAIL:850081096@qq.com

Powered by sciencehr.c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