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10-84673088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单位列表 > 单位详情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 - 上海 |教育/高等院校 |事业单位 |1000人以上
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扫上方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工商信息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成立日期:
  • 组织机构代码:
  • 经营期限:
  • 企业类型:
  • 登记机关:
  • 经营状态:
  • 注册资本:
注册地址:
经营范围:
以上内容由
提供
单位简介

同济大学生命学科始建于1937年,后因外迁它校而停办。1996年同济大学恢复生命学科,成立了 生命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2002年更名为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并于同年获得教育部和国家计委批准,成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014年 武大版 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生物技术专业被评价为5★专业。

学院现设三个系:生物医药与技术系、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生物信息学系;一个研究所:蛋白质研究所;一个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信号转导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16名,其中,中科院院士2名(含柔性引进1名);长江学者4名(含青年长江1名);国家杰出青年5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16人,其中青年项目13人,数量位居全校所有院系首位;重点研发计划与973首席科学家9名;上海市东方学者7名;浦江计划人才17名;教授50名,副教授27名,兼职教授6名,讲座教授3名,客座教授1名。

学院设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生物学硕士点和生物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及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在国家 985 、 211 计划和同济大学的支持下,学院的学科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科研主攻方向为针对生物医药及重大疾病机制的转化医学研究,同时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干细胞与表观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开展基础性研究。最近5年,得到了国家科技部973、863重大与重点项目、国家教育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重大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等支持,获批科研经费数一个多亿。并已在重大疾病的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动物毒素蛋白研究、人类基因功能及疾病的模式生物研究、中药信息学研究、纳米医学研究、中草药资源调查与保护等方面做出了有特色的工作,产出了一批重要成果。

学院设立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学两个本科专业,是同济大学 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试点单位,实施 2 1 X 的英才培养模式,即:2年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1年专业基础和专业教育,1年毕业实习及通过直接攻读博士。院内50%的本科毕业生可获得免试推荐进入研究生学习的资格。学院内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列为1:1。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学院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在巩固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学院大力拓展国际化道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获得国外知名院校长、短期学习和参加国际比赛与学术会议的机会。学院近年来先后与德国图宾根大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合作本科生和研究生交流项目,与哈佛大学、马萨诸塞州医学院、德国马堡大学等合作本科生毕业设计项目、短期交流项目等。目前学院已与多所海外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师资交流、科研合作、学生互换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


招聘职位
不限经验|博士及以上学历
面议
上海
2022-01-24
申请
不限经验|博士及以上学历
面议
上海
2022-01-24
申请
联系方式
贾老师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中国科学人才网上看到的
电话:021-20334631
邮箱:wuj3@tongji.edu.cn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分享到朋友圈
客服服务热线
010-84673088
8:00-19:30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sciencehr.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人才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249号-1

地址: EMAIL:850081096@qq.com

Powered by sciencehr.c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