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10-84673088
金融学(会计学院—专任教师岗) 面议 收藏 申请职位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职位列表 > 职位详情

金融学(会计学院—专任教师岗)

面议
休假制度 奖励计划 综合补贴 五险一金 法定节假日
2024-10-25 更新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扫上方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职位描述
  • 工作地点: 江苏-南京
  • 需求部门:会计学院
  • 职位类别: 教师/教学科研岗
  • 工作经验:不限
  • 学历要求:博士及以上
  • 职称要求:不限
  • 招聘人数:1-2人
  • 到岗时间:不限
  • 年龄要求:40周岁以下
  • 婚况要求:不限
联系方式
人事科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3号
职位要求

一、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二)突出政治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团结协作,敬业乐群、廉洁奉公。

(四)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五)年龄要求为:博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40周岁(即1984年1月1日之后出生),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即1979年1月1日之后出生),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年龄不超过50周岁(即1974年1月1日以后出生)。

(六)具备报考岗位要求的专业资格条件 。本次招聘的应届毕业生须于2024年12月31日前毕业并取得学历学位证书或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认证证书,且仍无工作单位。2022年和202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若仍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档案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以及国(境)外同期毕业且已完成学历认证但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人员,可应聘应届毕业生岗位。

国(境)外教学科研机构学习同期毕业人员,指在国(境)外教学科研机构学习,与国内应届毕业生同期毕业的留学人员,同期毕业的时间要求与国内应届毕业生一致。

二、报名

(一)报名时间、地点、方式

应聘人员通过 江苏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平台 报名,照片上传、资格初审,均通过网络同步进行。报名网址:https://rs.jshrss.jiangsu.gov.cn/index/f/RCRS_0056(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1.报名、照片上传:2024年9月26日9∶00-2025年2月19日16∶00;

2.资格初审:2024年9月26日9∶00-2025年2月20日16∶00;

3.陈述申辩:2024年9月26日-2025年2月21日期间9∶00-16∶00;

4.对初审异议的处理:2024年9月26日9∶00-2025年2月21日18∶00;

(二)网上确认

1.应聘人员网上提交报名信息24小时后(节假日顺延)可到报名网站查询是否通过招聘部门(单位)资格初审。

2.本次公开招聘不收报名费和考试费,通过初审即报名成功。

3.未按时在网上确认报名资格、上传照片的视为报名无效。

(三)报名注意事项

1.应聘人员按岗位要求和网上提示,如实填写有关信息,并上传本人近期免冠正面二寸(35X45毫米)证件照,jpg格式,大小为20Kb以下。

招聘部门(单位)根据应聘人员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核。应聘人员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即取消应聘资格。

2.本次招聘为长期招聘,不设开考比例。自公告发布7个工作日之后,根据报名情况,自行组织考核。岗位招满即止。

3.应聘人员只能从岗位表选择一个岗位报名。资格初审通过后,不可更改报名信息。未通过资格初审的应聘人员,在报名期内,可以改报符合资格条件的其他岗位。应聘人员要使用在有效期内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进行报名,报名与考场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请勿报名应聘:

①现役军人、普通高校在读非应届毕业生;

②与事业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或者近姻亲关系等亲属关系的,不得应聘事业单位的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岗位;与现有在岗人员存在上述关系的,不得应聘到岗后形成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管理类岗位,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明确应当回避的岗位;

③新《江苏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于2020年3月13日起施行,根据其后发布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公告,被聘用到江苏省地方各类事业单位3年服务期未满的在编(在册)人员;

④2024年8月31日前,5年服务期未满的新录用公务员,或有规定(含协议明确)不得解聘离开工作单位(岗位)的人员,或国家和省另有规定不得应聘到事业单位的人员。

三、考试方式和实施办法

考试方式为:①试讲;②面试。

(一)资格复审

试讲、面试前,南京财经大学将对进入试讲、面试人员进行资格复审,复审时须查看应聘人员以下材料的原件:(1)身份证;(2)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国(境)外的学历学位证书须取得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证书;(3)其他(如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英语和计算机的等级证书、发表论文、获奖证书、科研成果等原件、复印件)。

通过资格复审的应聘人员,应按照学校通知的时间和地点按时参加试讲、面试,否则按弃考处理。

(二)试讲

试讲内容以招聘岗位要求相关的专业知识及综合能力为主,主要测试应聘人员的教育教学能力,对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及教学效果作出评价。试讲成绩总分为100分,合格分为60分。

(三)面试

面试按照南京财经大学制定的面试办法执行。主要测试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总分为100分,合格分为70分。

(四)采用百分制计算应聘人员总成绩。总成绩满分为100分。报考岗位最终成绩计算方法:最终成绩=试讲成绩×40% 面试成绩×60%。若总成绩出现并列,则按照面试成绩高者优先的原则确定体检人员。

四、体检与考察

考试结束后,根据总成绩计算方法确定应聘人员的总成绩,在各单项考试(测试)合格人员中,按招聘岗位拟招聘人数1: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参加体检人员。体检标准参照《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

对体检合格人员由用人单位组织考察,并根据考察和体检结果,确定拟聘用人员名单。拟聘用人员名单将在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站上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包括岗位编号、招聘单位、岗位名称、拟聘用人员姓名、学历、专业、毕业院校、现工作单位、招聘考试的各项成绩、总成绩、排名等。

因应聘人员考察或者体检不符合要求的,或拟聘用人选公示的结果影响聘用的,或拟聘用人选明确放弃聘用的,或其他原因导致聘用岗位空缺时不递补。

五、公示与聘用

对公示无异议人员,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后,由用人单位为其办理有关聘用手续,并与其签订聘用合同,并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予以定岗定级;考核不合格者,取消聘用资格,解除聘用合同。拟聘用人员一般与招聘单位订立3年以上(含)聘用合同的,除依法依规解除聘用合同外,应当在学校最低服务3年(含试用期)。


求职提醒:求职过程请勿缴纳费用,谨防诈骗!若信息不实请举报。
该单位的其他职位
  • 教育/高等院校
  • 事业单位
  • 1000人以上

南京财经大学始建于1956年的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粮食院校之一。1981年,南京粮食经济学院在原南京粮食学校的基础上建立。1993年,学校更名为南京经济学院。1999年,南京物资学校并入南京经济学院。2000年,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南京经济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局签约共建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学校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9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支持学校事业发展。2021年,学校获批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B类建设高校。2022年8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正式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现已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江苏高水平大学。历经多年改革发展,学校知名度迅速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声誉全面提升,各项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显现出发展的强劲势头和改革的崭新气象。

学校拥有仙林、福建路和桥头3个校区,占地面积18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设有教学机构22个。现有普通本科在校学生17000余人,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43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2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00余人。现有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 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 1个,江苏高校 青蓝工程 团队9个,江苏省高校科技优秀创新团队8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含培育点)4个。拥有国家级人才称号者40余人次,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3人、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3人,全国文化名家暨 四个一批 人才3人,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入选者3人,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2人,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入选者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人,中国环境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近年来,教师入选江苏省 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双创计划江苏省特聘教授计划省教学名师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等省级人才工程400余人次。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动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拥有普通本科专业48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4个。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江苏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8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规划教材9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 本科教学工程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篆刻)1个;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21门,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12个,省重点产业学院1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省级产教融合重点基地建设点1个,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4门。

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2年,学校被评为首批 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 。2017年,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学子表现突出,在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创青春 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 五月的鲜花 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会演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中多次获奖。高水平运动员在世界和全国各级比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就业率持续稳定,就业层次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学校现拥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3个,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公共管理等 十四五 江苏省重点学科9个。 农业科学 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5‰, 工程科学一般社会科学 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11个学科上榜2023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其中应用经济学排名全国第13、全省第1;4个学科上榜2023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排名全球第50。获批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现代财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建成粮食储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稻谷平台)1个,电子商务信息处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粮食产后服务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粮食大数据采集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1个,首批国家粮油标准研究验证测试机构1个,首批粮油国标标准研究中心1个,国粮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1个,全国名特优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鉴定机构1个,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基地1个,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国家标准首批验证单位1个,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批理论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财经大学基地1个,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平台)2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4个,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2个,江苏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含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3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含培育点)5个,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2个,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院1个,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江苏省科普产品研发基地1个,江苏省科协 科技创新智库基地 1个,其他省厅局共建科研机构7个。学校现代服务业科技园为省级大学科技园,并获评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10年,学校作为完成单位之一的 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 项目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9年和2022年,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学校教师作为第一完成人相关成果分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十三五 以来,学校教师主持国家级纵向课题480余项,其中,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41项,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近630项;9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近年来,学校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数量和质量不断攀升。2019-2023年,年均获批国家级课题70余项,立项数量取得重大突破。2018年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5项,2020年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5项,2022年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9项,2023年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8项,课题层次明显提升。

学校主办的《产业经济研究》为全国第一本产业经济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获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16—2021年最受欢迎期刊、202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南京财经大学学报》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获评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江苏省高校优秀期刊, 国民经济与产业经济 栏目获评高校社科学术期刊质量检查与评估活动 特色栏目奖 。

学校面向国家、区域及行业发展重大需求,大力培育特色优势研究领域,为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十三五 以来,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粮食流通领域的重大问题开展持续性研究,承担了国家粮食行业发展多项重大研究课题,出版了《中国粮食发展报告》《长三角粮食发展报告》等多部专题研究报告,开发了一批新型、高效、快速的粮食收储运加技术和粮食流通信息化与物联网工程技术,在粮食流通制度、机制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卓有见地的成果,粮食流通现代化指标与评估体系等多项粮食安全政策研究成果已被政府部门采纳应用。学校获批全国粮食行业(南京)教育培训基地。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大现实需求,大力加强现代服务业理论研究、应用研发、成果推广和政策咨询,已累计引进、孵化和培育现代服务企业30多家,承担各类横向课题1200余项,撰写了《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等专题研究报告30余部,研究成果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学习强国 等平台刊发。近年来,学校数份提案被全国政协立案并交国务院相关部委会商办理,收到国务院相关部委专函答复,多项建议被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明确采纳。数十项报告和建议获省主要领导和南京市主要领导批示,多项成果被省政府办公厅、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政府部门采纳,为国家和地方理论创新和政策制定积极贡献力量。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累计与82所海外高校,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与新西兰梅西大学合作建立了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梅西学院,是新西兰高校在江苏省设立的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举办了工商管理(环境商务)本科教育项目。获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建设高校。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实施单位。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康奈尔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南安普顿大学、西澳大学、埃克塞特大学、曼尼托巴大学、麦吉尔大学、马尔堡大学、梅西大学等建立了中长期项目与短期项目并举、学位项目与非学位项目相结合的学生国际交流平台。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法国巴黎高等对外贸易学院等建立了合作科研平台。与新西兰梅西大学共同设立数字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学校2个本科专业、2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入选江苏省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建设项目。2023年,共有来自18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391人次在我校就读,其中学历生占比55.8%。学校不断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及外籍专家聘请力度,每年派遣多批教师分赴海外访学或参加学术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

展望未来,南京财经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 四敢 精神和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抢抓机遇、敢为人先 的南财精神,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坚强保证,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重要使命,持续深化 财经底色、粮食特色、工科亮色、文体增色 四大特色工程,坚持 创新驱动、特色发展、人才集聚、开放融合、民生筑基 五大发展战略,着力加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在建设全国一流省属财经类大学的新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我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 强富美高 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作出更大贡献。


(数据截止日期:2024年6月)


竞争力分析
综合竞争力评估
手机扫一扫
随时随地找工作
职位收藏成功
您可以在职位收藏夹中查看
您正在申请 金融学(会计学院—专任教师岗 职位,请选择您要投递的简历
申请成功
恭喜您职位申请成功,请耐心等待单位回复
您可能感兴趣的职位:
投递者简历要求(* 你的简历需必填红色项目才能领取红包)
工作经历
不限
教育经历
不限
项目经历
不限
技能证书
不限
赏金投递
完善简历
关注微信公众号
申请结果早知道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中国科学人才网上看到的
人事科
申请职位需要先创建一份简历哦,如果已有简历,可直接登录登录
基本信息
*姓        名:
* 出生年月:
*最高学历:
专业领域:
*工作经验:
*手机号码:
*上传附件:

(仅支持pdf、doc、docx格式)

账号设置
*登录密码:
为了提高求职成功率,请完善以下信息!
毕业院校
*学校名称:
*在校时间:
-
*毕业学历:
所学专业:
客服服务热线
010-84673088
8:00-19:30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sciencehr.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人才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249号-1

地址: EMAIL:850081096@qq.com

Powered by sciencehr.cn

用微信扫一扫